材料一: 表一:近4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559 |
611 |
631 |
650 |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1000万,2012年有150万大学生等待就业.
表二:某市2011年人才供需对比
学历 |
硕士及以上 |
本科毕业生 |
大专毕业生 |
用人单位需要情况 |
19% |
48% |
33% |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
17% |
57% |
26% |
表三:对3000名大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
沿海发达地区 |
中部地区 |
西部和北部地区 |
72.8% |
25.2% |
2% |
|
首选职业 |
白领行业 |
蓝领行业 |
新兴行业 |
71% |
27% |
2% |
材料二:讨论就业问题时,三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择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自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同学乙:我要找一份很体面的工作,最好是国家公务员,不能让别人瞧不起。
同学丙:只要能给我安排一个比较固定的工作,没有失业之忧,我就心满意足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
(2)简要评析材料二中三位同学的择业就业观
(3)请结合上述材料与表格,为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提出合理的建议。
就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同学们常常议论的话题。
甲同学:“不管什么职业,只要能稳定的干一辈子就行。”
乙同学:“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就是要靠政府。”
丙同学:“工作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
丁同学:“一定要找与自己专业知识对口,志趣爱考一致的工作。”
请对上述四人的观点分别进行简要评析,指出其合理和不足之处?(12分)
现代社会存在多种风险,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火灾、踩踏等安全事故。事实上,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在对于这一话题的讨论中出现了两个观点:
观点一:人类不能避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浩劫。
观点二:人类只有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才能避免和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请运用规律和联系的知识,评价以上两个观点是否准确,并加以分析说明。
2010年12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工伤保险条例》作出修改。修改后的条例草案从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出发,完善了有关制度。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工伤保险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保险?
(2)王先生在某企业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在工伤认定和经济补偿等方面与企业单位协商没有达成一致,请帮助王先生设计解决此事的简要方案。
综合探究:某校高二某文科班的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对全校同学作了一次专题调查,了解到以下一些情况:
目前社会低俗文化泛滥对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污染,如在学生中,星座文化、口袋书等十分流行,以消费欧美、日韩文化产品为时尚,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品不屑一顾。
(1)根据上述材料,请你确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2)并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你确定这一课题的理由。
请评析下列观点: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所以高消费必然能促进生产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