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史实中无法体现出这一观点的是 ( )
| A.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 B.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
| C.中国共产党开辟井冈山道路 | D.中国提出"一国两制" |
下面关于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段时期是美国政府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政策时期 |
| B.b段时期出现的经济问题表明执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必要 |
| C.c段经济回升主要是美国政府实行混合经济、建立福利国家 |
| D.d段时期经济发展与美国出现的知识经济有关 |
3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谈到二战后东京审判时说:“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应该说是联合国一方的战胜者作出的断罪行为。”战时日本领导人“是根据联合国一方战胜国判断被定罪”。这一说法
| A.表明日本欲按自己的意图对二战作出总结 |
| B.质疑东京审判的公正,企图挑战战后国际秩序 |
| C.是在美国授意下否认侵略的一贯行为 |
| D.正视东京审判以换取国际对钓鱼岛问题的同情 |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的科学成果是
| A.自由落体定律 | B.经典力学体系 |
| C.生物进化理论 | D.细胞研究成果 |
今年1月21日,美国第57任总统奥巴马在宣誓就职仪式上宣读宪法相关内容;3月17日,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在履新讲话中都说到要忠实于宪法,忠诚于祖国与人民。这说明
| A.中美交往密切,相互影响 |
| B.两国行政权力都受宪法制约 |
| C.民主和法治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 |
| D.相同政体下治国理念的趋同性 |
下面是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比重变化表(各期各国总计为100)
| 年份 |
香港 |
日本及台湾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苏联 |
其他 |
| 1936 |
1.9 |
16.6 |
19.6 |
11.7 |
15.9 |
1.9 |
0.1 |
32.3 |
| 1947 |
1.8 |
1.7 |
50.1 |
6.9 |
0 |
1.2 |
0.3 |
38.0 |
(说明:1936年的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在日本之内,1947年的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这反映了
A.二战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B.战后新经济体系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C.抗战胜利使中国取得关税自主权
D.两极格局下经济竞争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