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区域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 ①、②为该地设计的引水渠。读图完成1-2题。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 A.a线气压值低于c线 |
| B.从②引水灌溉更便利 |
| C.d线气温值高于e线 |
|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
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 A.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D.晴朗、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
读全球海陆气温年较差、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四条曲线中随纬度变化差异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①、③曲线的差异在南北半球不同,下列有关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半球陆地海拔比北半球高 |
| B.南半球陆地海拔比北半球低 |
| C.南半球大陆面积小 |
| D.北半球海洋面积大 |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弱指数年反之。图甲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图乙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完成下列问题。
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
| A.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 |
| B.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 |
| C.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
| D.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80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 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 |
| 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 |
| 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 |
| 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 |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乙、图丙为该区域内三地月降水量分布图和月最高气温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月降水量与月最高气温,正确的组合是
| A.③④ | B.②⑤ | C.①④ | D.②⑥ |
7月控制甲地主要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A.东风带 | B.西风带 | C.副极地低压带 | D.副热带高压带 |
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约占全国三分之二,其北部地区与美国中部平原、中国东北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品性玉米产地。读乌克兰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与美国中部地区相比,乌克兰玉米种植不利的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 B.水源 | C.热量 | D.光照 |
读①、②、③、④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若上图代表气压带,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副热带高气压带 | B.②——极地高气压带 |
| C.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 D.④——赤道低气压带 |
《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其主要原理之一对应图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