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处,垂直于一个竹竿(竿长2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竿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如图所示,据此完成问题。
该地的地理坐标约为( )
| A.122.5°E,21°34′N | B.120°E,45°N |
| C.117.5°E,21°34′N | D.120°E,23°26′N |
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竿无影”的奇观,其中一次发生在6月8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 )
| A.4月4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 C.7月5日前后 | D.9月9日前后 |
绿洲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 )
| A.高山冰雪融水 | B.大气降雨 |
| C.地下水 | D.夜间降温时空气中的冷凝水 |
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 A.稠密的水系 | B.黏重的土壤 |
| C.便利的交通 | D.平坦的地形 |
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
| A.黄土高原 | B.柴达木盆地 |
| C.天山 | D.内蒙古高原 |
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
| A.兴建小水电站 |
| B.利用风力发电 |
| C.营造速生薪炭林 |
| D.修建核电站 |
防治该地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
| B.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
| C.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
|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
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 B.光照不足 |
| C.热量不足 | D.土壤贫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