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人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诗的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十分传神,为世人传诵。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㈠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一)《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品吹。
【注释】 ①陂(bēi):水岸。 ②漪:水波纺。 ③腔:曲调。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分))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舟行清溪道中入歙
蕨拳①欲动苕②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①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②苕tiáo:凌霄花的古称。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请找出表达诗人与友人感情基调的一个词语。
本诗第一句和第二句使用“杨柳”“杨花”等词,借“柳”与“留”谐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古诗文阅读
(一)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 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这首诗中哪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