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普普通通的山区教师,以持之以恒,慷慨无私的助学善举感动了中国。 |
B.富春山水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 |
C.“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温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要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
D.依我之见,少年写作文,就应该多写一点“有意思”的事。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故作高深,一本正经,老气横秋,少了童年的童趣和稚气,倒没有什么可爱之处。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小伙伴们对冰淇淋的渴望也与日俱增。 |
B.阜宁城区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营造出了“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 |
C.面对成绩,有的人忘乎所以,停滞不前,有的人再接再厉,继续前进。 |
D.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惟妙惟肖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7分)
《战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诸侯的事迹。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时局动荡。诸侯认识到人才是扩充实力的根本,于是 ① (变本加厉/费尽心思)地到处挖掘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谋臣策士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们长于辞令,能言善辩,为了达到目的,言谈或夸饰铺陈,辞藻华丽;或针锋相对,语言犀利;或巧设寓言,善用比喻。阅读《战国策》,我们既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② (风云变幻/变幻无穷), 还可以欣赏到纵横之士说辞的强大魅力。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记载(zài)游说(shuō)长于辞令(zhǎnɡ) |
B.记载(zài)游说(shuì)长于辞令(chánɡ) |
C.记载(zǎi)游说(shuì)长于辞令(chánɡ) |
D.记载(zǎi)游说(shuō)长于辞令(zhǎnɡ) |
对画线字“达”的间架结构和书写的说明,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达”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写“”,再写“
”。
A.①变本加厉②风云变幻 |
B.①费尽心思②变幻无穷 |
C.①变本加厉②变幻无穷 |
D.①费尽心思②风云变幻 |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简称《国策》,为国别体史书,由汉代刘向整理改编而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B.《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记事详备、文辞优美,《曹刿论战》就是其中的名篇。 |
C.《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305首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蒹葭》一诗出自“小雅”,表现了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
D.《论语》、《孟子》均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辑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语录,而《孟子》则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 |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理解: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子等待收割的情形。 |
B.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 理解: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
C.张老太太剪纸可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张老太太的剪纸技术高超。 |
D.小麻雀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只有那么一点活气,像是等着猫再去扑它,它没力量反抗或逃避。 |
理解: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麻雀在强大的猫面前冷漠、呆滞的特点。
结构上全是动宾短语的一组是:( )
A.纯洁高尚 全面衡量 热烈响应 热切希望 |
B.灿烂异彩 重放光明 热情鼓励 放射光芒 |
C.分析成分 巩固胜利 战胜敌人 散发香气 |
D.感觉良好 完全彻底 修饰限制 搭配适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