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左侧是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

(1)根据图中甲气压带的位置,可判断本图所示是北半球的       (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3)气候类型④所在地区植被类型是                      ,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4)图中丁地区位于江南丘陵,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图示季节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有                     ,该地农业生产布局模式是          
(5)乙附近是                      (洋流)交汇形成的北海道渔场。戊处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为促进其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6)丙是内蒙古自治区四王子旗,是我国神舟飞船的主着陆场,试分析该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其中a图为“某地气温、降水月份分配图”,b图为“风向(气流)与河流流量示意图”,c图为“风向与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回答:
a图是____________气候,b图是____________气候,c图是____________气候。
(2)属于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是____图;___图环流形势与其他的不同,此环流系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3)图示3种气候类型中,对种植业发展有利的是______,原因______;对畜牧业发展有利的是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极地投影太阳光照图”(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日期是 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abc是晨昏线,其中晨线为 段。
(3)此时A、B、D、E四地的地方时应是
(4)此时A、E昼夜长短是A昼长 小时,E昼长 小时。
(5)再过三个月,B地处在 季节。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省区排名表



省(市)
四川
湖南
安徽
江西
河南
贵州
占总量比重(%)
16.1
10.6
10.6
8.6
8.3
6.1


省(市)
广东
浙江
上海
江苏
北京
福建
占总量比重(%)
35.5
8.9
7.2
5.6
5.6
5.6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
(2)据表2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
(3)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发展的有益影响分别有哪些?

新疆的伊利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图15中甲为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乙为天山西段1月平均气温分布,丙为伊犁河谷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地区的降水量比周围_______,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从形态和地势两方面,描述伊犁河谷地区的地形特征。
(3)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4)综合分析伊犁河谷地种植冬小麦的有利自然条件。

读下图“北欧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指出甲、乙两地自然带类型及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
(3)20世纪50年代初期,该区域渔业大幅度减产,到了80年代,1700多个湖泊鱼虾绝迹,周边森林也大片枯萎。经研究,这是由于受到英、法等国跨境污染的影响。说出材料中跨境污染的环境问题及其发生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