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图,虚线为等高线,AB为晨昏线,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位于(南、北)半球。其流向大致是。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洋。
(2)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约为小时(取整数)。
(3)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征是。
读“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甲图为(1、7)月等温线,判断理由是。
(2)比较乙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3)比较甲图中①、③两地的该月平均气温大小,并分析原因。
(4)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地,原因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长江中游三省示意图。
材料二 连接武汉、长沙、南昌三市,形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位于中国中心的“三角形”就是“中三角”,即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它圈涵三省精华,承接着东部产业转移,承载着三省加速崛起的希望。
(1)三省矿产资源的特点是_和_等(2分)
(2)“中三角”城市集群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2分)
(3) “中三角”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其工业主要类型属于。 评价“中三角”承接迁入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有。(4分)
2013年10月7日凌晨,第23号强台风“菲特”在浙闽交界处登陆,并伴有特大暴雨,给当地造成洪涝灾害。图甲为“台风菲特移动路线图”,图乙为“台风带来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2013年10月7日凌晨,宁波的风向是。
(2)从图中信息分析,图中数字分别表示降水、风暴潮、大风、云系,其中表示降水的是,表示大风的是。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有
,洪涝可能诱发、等地质灾害。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运动过程,也是一个能量交换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C、D两处位于近地面,则C处气温比D处,C处气压比A处。
(2)若此图表示季风环流圈的冬季环流,C、D位于近地面,则代表海洋的是,季风②的性质是(暖湿或冷干)。
(3)若此图表示中纬环流,C、D位于近地面,则②表示的风带是,长期受此风带影响的气候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