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同学正在讨论探究计划,他们按甲、乙、丙、丁的顺序依次发言。你看,一个人一个主意。请你来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1)丙提出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做____________,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与丁提出的实验方案,可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的是_________的。因此,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用的情况下,应首选___________作为实验材料。
(3)丁提出的实验方案中的A、B分别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游泳中的作用,它们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_____________。
(4)乙认为,,不易观察单个鳍的作用,应对某个鳍的作用单独进行研究。乙的观点反映了科学实验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甲提出的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可以为探究过程中____________提供依据。
(5)对照实验应设计一个___________,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 。
(3)A、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因此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填“阴暗”或“明亮”)两种环境。
B、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鼠妇,静置2分(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C、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见表1)。
表1: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
2分钟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明亮 |
6 |
3 |
2 |
2 |
3 |
2 |
2 |
1 |
2 |
2 |
阴暗 |
14 |
17 |
18 |
18 |
17 |
18 |
18 |
19 |
18 |
18 |
(4)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 影响(填“有”或“无”)。
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温室B__________________。
温室 |
A |
B |
C |
二氧化碳浓度 |
0.03% |
0.1% |
0.1% |
温度 |
20℃ |
20℃ |
30℃ |
(2)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____________。
(3)同学们将萝卜收获后,由于存放时间较长,结果萝卜出现“空心”现象,吃起来口感不好,这是因 。
请你仔细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的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挤压塑料袋,发现烧杯中的石灰水变_____________。
(2)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
(3)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 。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检测该物质。
甲、乙两同学对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将盆栽的天竺葵进行24小时暗处理(即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乙同学对盆栽的带银边的天竺葵不进行暗处理。
(2)甲、乙两同学将各自盆栽的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甲、乙两同学各自从自己盆栽的天竺葵上摘下叶片。
(4)甲、乙两同学把各自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两个小烧杯里隔水加热10——15分钟(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烧杯,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烧杯)
(5)二者都用清水漂洗叶片,然后再把各自摘取的叶片放到两个培养皿里(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培养皿,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培养皿),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再用清水冲掉碘液。
实验现象:甲摘取的叶片除银边不变蓝外,其余部分都变蓝;乙摘取的叶片全部变成蓝色。
请回答:
(1)甲、乙两同学分别对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条件进行了探究。
(2)实验结论 。
(3)你认为甲、乙两同学所得到的实验结论可靠吗?并说明理由(对实验结论不可靠的进行说明)
(4)如果让你做该实验,提出你的改进意见: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 |
培养条件 |
1号 |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
2号 |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
3号 |
室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
4号 |
室温(20℃),光照较暗,适量浇水 |
5号 |
室温(20℃),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 |
6号 |
室温(20℃),光照较暗,不浇水 |
请分析回答:
(1)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
(2)1号和3号花盆组合是一组___________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如果1号、2号、4号花盆组合,可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会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说出该实验设计存在的一个缺陷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