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0 |
m |
8 |
6 |
反应后质量/g |
4 |
待测 |
28 |
2 |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待测”数值一定为2 g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D. 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
B. |
|
C. |
|
D. |
|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
A |
CO 2 |
水蒸气 |
通过浓硫酸 |
B |
CuO |
Cu |
在空气中加热 |
C |
KCl |
MnO 2 |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D |
CaCl 2溶液 |
盐酸 |
加入适量的Na 2CO 3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碱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B. |
分子或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
C. |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D.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
以下是四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置换反应的是( )
A. |
|
B. |
|
C. |
|
D. |
|
在化学符号①NO 2②2CO ③Ca 2+④H 2O 2⑤2OH ﹣⑥ SO 4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 |
B.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⑤ |
C. |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⑥ |
D. |
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