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占总水量不到1%。为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以下做法值得宣传的是______(填标号,下同)。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用淘米水浇花

E.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F.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G.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2)下列比例模型中,能代表水分子的是__________。

(3)过滤是从混合物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一种常用方法。某学生取少量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少量的明矾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如右图所示进行过滤。

①加明矾主要起      作用。图示中还缺少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浑浊的河水经过该装置过滤后得到的水是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理由是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金属的冶炼与回收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①火法炼铁的原理是Fe2O3+3CO 2Fe +3CO2,实验室现有不纯的CO(混有CO2和水蒸气),若要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下述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装置不得重复使用):不纯的CO→( 27 ) (填字母)。

②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用稀硫酸将矿石中的氧化铜溶解,然后用较活泼的金属置换出铜。将0.2mol铁粉放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理论上能生成(28)g铜(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③现欲从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铜,同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晶体。设计方案如下:

I.滤渣A的成分是( 29) ,C物质是( 30)
II.从提高硫酸亚铁晶体回收率的角度分析,该方案的一个不足之处是( 31)
④上述铜的冶炼和回收过程中,铜元素存在形态的变化是( 32)
A.游离态→化合态 B.化合态→游离态

根据以下装置进行回答。

①写出仪器名称:a( 21 ) ;b ( 21 )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加热固体之前,水槽里导管的位置较合理的是( 23 )(填“B”或“C”)。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24 )(填“甲”或“乙”)端通入。
③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简便、快速的特点,设计如下环保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I.小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 )
II.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6 )

用Y形管可进行多种实验。

①实验一:用酒精喷灯加热左边管内固体,观察到黑色固体变( 14 ) 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
②实验二: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6 ),其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
③实验三:倾斜Y管(使稀盐酸流入另一侧支管)即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该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18 )(填“相同”或“不相同”);
④实验四:实验开始1分钟后,右边管内液体变红,该实验所体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19 )

甲、乙两种固体(无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①图中a点的含义是( 11 )
②4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 12 )g甲;
③正确的说法是( 13 )

A.20℃时,甲、乙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B.40℃时,将10%的甲溶液降温至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C.40℃时,分别向100g水中加入35g甲、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40℃时,甲、乙两杯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同,则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甲<乙

化学从以下角度研究物质。
①组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可用图甲的模型表示,请在图乙中画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5 )

②结构:1mol水中约含有( 6 )个水分子,其中含有( 7 )mol氢原子。
③性质:水具有分散性。在水中分散可形成溶液的是( 8 )

A.淀粉 B.蔗糖 C.食盐 D.汽油

④变化:电解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 );图丙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图,图中缺少的微粒是( 10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