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论证了运动不需要力产生,也不需要力维持 |
B.牛顿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论证了运动不需要力产生,也不需要力维持 |
C.笛卡尔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D.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静止在地面上的一小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与位移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0~S1过程的图线是曲线,S1~S2过程的图线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关于物体上升过程(不计空气阻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S1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拉力是变力,且不断增大 |
B.S1~S2过程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C.0~S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
D.0~S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增大,最后保持不变且等于重力加速度 |
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势差为U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势差为U2的两块平行极板间的匀强电场中,入射方向跟极板平行,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重力忽略,在满足粒子能射出平行板区的条件下,下述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偏转角θ变小的是()
A.U1变大,U2变大 | B.U1变大,U2变小 |
C.U1变小,U2变大 | D.U1变小,U2变小 |
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中,红蜡块在长1m的玻璃管中竖直方向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在某同学拿着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每隔一秒画出了蜡块运动所到达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取轨迹上的C(x,y)点作该曲线的切线(图中虚线)交y轴于A点,则A点的坐标为()
A.(0,0.6 y) | B.(0,0.5 y) | C.(0,0.4 y) | D.不能确定 |
均匀分布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空的三颗同步通信卫星能够实现除地球南北极等少数地区外的“全球通信”。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三颗卫星中任意两颗卫星间距离为S0,下面列出的是同步卫星所在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g',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半圆形轨道凹槽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槽内壁光滑。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凹槽的左侧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右侧最高点的过程中,轨道凹槽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轨道凹槽对地面的最小压力为Mg |
B.轨道凹槽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M+3m)g |
C.轨道凹槽对地面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
D.轨道凹槽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