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论证了运动不需要力产生,也不需要力维持 |
B.牛顿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论证了运动不需要力产生,也不需要力维持 |
C.笛卡尔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D.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下的恒定推力F作用下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1s后撤掉推力F,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sin37°=0.6,cos37°=0.8,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2s内,合外力一直做正功 |
B.推力F等于24N |
C.在0~3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20J |
D.在0~2s内,合外力平均功率为6.25W |
如图 (a)所示,一根水平张紧的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Q′、P′、O、P、Q质点,相邻两质点间距离为1 m.t=0时刻O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振动,并产生分别向左、向右传播的波,O质点振动图像如图 (b)所示,当O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的时刻,P点刚开始振动,则( )
A.P′、P两点距离为半个波长,因此它们的振动步调始终相反 |
B.当Q′点振动第一次达到负向最大位移时,O质点已经通过25 cm路程 |
C.当波在绳中传播时,波速1m/s |
D.若O质点振动加快,波的传播速度变大 |
如图所示,绝缘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带电小球Q(可视为质点)固定在光滑绝缘斜面上的M点,且在通过弹簧中心的直线ab上。现把与Q大小相同,电性相同的小球P,从N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P与弹簧接触到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P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小 | B.小球P速度逐渐减小到零 |
C.小球P的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的总和增大 | D.小球P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如图所示,原、副线圈匝数比为l00:1的理想变压器,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311sin314t(V), 则
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IV |
B.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
C.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扳向b时,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小 |
D.副线圈两端的电压频率为50Hz |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平方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A.加速度大小为![]() |
B.任意相邻1![]() ![]() |
C.第2![]() ![]() |
D.物体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