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则溶液中钠离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
| A.1﹕71 | B.2﹕71 | C.1﹕79 | D.2﹕79 |
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生石灰样品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该样品已完全变质 |
| B.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 |
| 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
| 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
下列实验中,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 图示 |
![]() |
![]() |
![]() |
![]() |
| 现象 |
有大量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被吸入瓶内,瓶内水面上升约1/5 |
试管1中的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试管2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滴有石蕊的溶液呈蓝色,加入稀盐酸后蓝色变为红色 |
| 结论 |
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
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含碱性物质 |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灼烧法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
| B.用适量稀硫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
| C.用适量熟石灰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
| D.用足量稀盐酸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
在玻璃中加入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可制得变色镜片,其中所含物质及变色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浅色镜片深色镜片浅色镜片
| A.溴化银应避光保存 |
| B.变色镜片可反复变色 |
| C.变色镜片颜色变深的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 |
| D.变色镜片中的氧化铜在变色过程中质量不变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助燃,可用于医疗急救 |
| B.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 |
| C.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潮解,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
| D.二氧化碳固体(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