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题: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
|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
|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
|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
读图,回答题。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气温(℃) |
22.5 |
20.1 |
18.5 |
16.2 |
14.6 |
12.3 |
11.4 |
13.4 |
14.7 |
15.3 |
17.8 |
20.1 |
| 降水量(mm) |
8 |
5 |
10 |
50 |
78 |
91 |
98 |
51 |
49 |
40 |
25 |
14 |
下表统计数据与图中四城市气候特点吻合的是
| A.①城市 | B.②城市 | C.③城市 | D.④城市 |
图中②城市附近的广阔海域为世界重要的海上运输路线,其主要运输货物是
| A.石油 | B.棉花 | C.煤炭 | D.粮食 |
下图为某地区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题。
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经度 | C.纬度 | D.洋流 |
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A.c>d>b | B.d>c>b |
| C.c>b>d | D.b>c>d |
读图,回答题
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 A.T | B.Q | C.R | D.S |
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 A.T | B.Q | C.R | D.S |
在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完成题。
| 5月—10月 |
11月—次年4月 |
|||
| 平均气温(0C) |
降水(mm) |
平均气温(0C) |
降水(mm) |
|
| 甲地 |
27 |
1650 |
25 |
22 |
| 乙地 |
27 |
890 |
26 |
77 |
两地的纬度约在
| A.15°S~20°S之间 | B.15°N~20°N之间 |
| C.25°S~30°S之间 | D.25°N~30°N之间 |
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 A.平原 | B.盆地 | C.丘陵 | D.山地 |
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图中P处以南海岸线曲折适宜建港,但目前少大港。其原因可能是
| A.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 | B.资源贫乏,环境人口容量小 |
| C.山脉直逼西海岸,经济腹地小 | D.纬度较高,封冻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