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题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图所示三个城市中,吹西南风的是
A.南京 |
B.西安 |
C.天津 |
D.首尔 |
读“三地的日照时数年变化示意图”,关于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地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①>②>③ |
B.三地自北向南排列:③、②、① |
C.当三地日照时数相等时,③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① |
D.③地自转线速度最快 |
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科学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在人类社会活动的诸多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有关GIS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 B.地理科学的第二代语言 |
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 | 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
上海某出租车公司能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A.RS | B.GIS | C.RS和GPS | D.GIS和GPS |
为了冬季采光,我国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对不同纬度带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图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前面的数值是倍数)。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注:北京纬度为400N ;正午太阳高度=90度—X(X是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点间的纬度差)表中的4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②①③④ | D.②③④① |
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南北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日照间距约为
A.23米 | B.28米 | C.37米 | D.40米 |
表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A.由南向北逐渐缩小 | B.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 C.由西向东逐渐缩小 | D.由西向东逐渐扩大 |
读我国渭河流域图。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 |
B.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 |
C.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
D.该地区气候寒冷,冰川作用强烈 |
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A.旅游 | B.发电 |
C.养殖 | D.防治水土流失 |
若在图中A处建一水电站,则对渭河的影响有
①流速降低 ②加快泥沙淤积 ③水位升高,河流水面变宽 ④水量减少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