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回答题。
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

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合理开发水能 D.积极植树造林

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
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气象谚语有“露(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主要由大气反射作用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是明亮的
B.冬季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C.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
D.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B.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D.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节气,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大的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当太阳光线为②时,该日 (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南半球昼长夜短 D.极点附近有极昼极夜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