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面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气压分布示意图,完成题。

图示高压强盛时可能为几月份: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图示季节有关我国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靠近低压中心 B.多暖锋活动
C.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易受强冷空气影响

当P天气系统强盛时,对南亚的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盛行西南季风 B.多暴雨洪涝灾害
C.盛行东北季风 D.此时正值雨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我国城市(单位:个)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小题。

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在

A.30°N~40°N 和105°E~125°E的地区
B.30°N~40°N 和105°E~120°E的地区
C.20°N~40°N 和110°E~120°E的地区
D.20°N~40°N 和105°E~125°E的地区

导致图中P处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交通 B.土壤、矿产 C.地形、矿产 D.地形、交通

下表为6~8月二地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②地的纬度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B.一定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C.一定位于赤道 D.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以北都有可能

①地可能位于

A.16°S-18°S之间 B.18°N-20°N之间
C.3°N-5°N之间 D.33°S-35°S之间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下面图表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下图示意某区域五个不同地点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时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从大气环流方面分析,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当北半球的乙地受信风带控制时:

A.尼罗河正值枯水期 B.阿尔卑斯山雪线较高
C.华北平原正值雨季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PM2.5的沉降速度较慢,自然沉降效果有限,影响颗粒物沉降或者稀释的主要气象条件有降雨、风以及大气层结构(逆温层)等。2013年3月10日,成都市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持续下降,至3月10日中午12时,全市各监测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下的颗粒物)浓度均已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致使空气质量重度污染,使成都成为全国最“霾头苦干”的城市。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说法中不是主要造成成都市雾霾天气的原因是:

A.风力较大,扬起地面尘土,造成可吸入颗粒物不易沉降
B.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严重偏高,土壤干燥,加重了霾的形成
C.来自西北地区的浮尘天气对成都的空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D.自2013年春节至3月10左右均未有有效降水

下图为成都市某夜气温垂直变化率(图中等值线数值为随高度上升气温的变化数值,单位:℃/100米)时空变化图,下列各时段中PM2.5值可能会最高的时段是

A.15—16时 B.19—20时 C.24—1时 D.10—11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