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题。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
C.位于沙漠地区,空气中悬浮颗粒多,水汽易凝结 |
D.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成因也不相同 |
B.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
C.甲处降水多因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
D.乙处降水的水汽来源与信风有关 |
丙地某年暴雨天气异常增多,与之相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次异常增多 |
B.秘鲁沿海渔获量较往年异常增多 |
C.澳大利亚东部降水量异常增多 |
D.东南亚森林火灾较往年异常增多 |
乙地与丁地(丁地海拔约3500米)相比
A.年均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小,气温日较差更大,太阳辐射更强 |
B.年均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气温日较差更小,太阳辐射更弱 |
C.年均温更低,气温年较差更小,气温日较差更小,太阳辐射更强 |
D.年均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气温日较差更大,太阳辐射更弱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若图示为地球大气三圈环流中的其中一个环流圈,则()
A.若为低纬度环流圈,丁为东北信风 |
B.若为中纬度环流圈,丙处近地面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
C.若为高纬度环流圈,丁为东北风 |
D.若为低纬度环流圈,甲处近地面为赤道低气压带 |
若图示为海陆间热力环流模式图,则()
A.若为白天,甲下方表示陆地,丙下方表示海洋 |
B.甲处近地面气温高于丙处近地面 |
C.若为冬季,甲下方表示海洋,丙下方表示陆地 |
D.甲处近地面气压高于丙处近地面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当太阳直射点由甲向乙运动的过程中,菏泽地区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放鞭炮,守岁迎春 | B.吃月饼,共庆团圆 |
C.荡秋千,踏青插柳 | D.望双星,鹊桥相会 |
太阳直射点位于乙点时,下列纬度带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①赤道②南回归线③北极圈④南极圈
A.①③②④ | B.①③④② |
C.②①③④ | D.③①②④ |
太阳直射点从甲到丙的移动过程中,下列现象中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
B.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慢→快 |
C.菏泽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
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
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回答下列问题。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 )。
A.0° | B.10°N | C.10°S | D.23°26′ N |
在AB区间内 ( )。
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 | B.地球的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 |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 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 )。
①甲岸②乙岸③丙岸④丁岸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3月21日15时20分 | B.9月23日8时 |
C.9月23日3时20分 | D.6月22日7时 |
此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箭头表示向东)是 ( )。
A.20°W→160°E | B.0°→180° |
C.70°E→180° | D.110°W→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