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    ℃;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
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A预案     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B预案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
C预案     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
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B地区气候及其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2)分析C三角洲近年萎缩的主要原因。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于晚明的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的地理学家、文学家,被称为“中华游圣”。他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先河。
材料二 下图是徐霞客旅游线路示意图。他的游历大致分两个阶段,30岁以前主要在华东地区,50岁以后是西南地区,并完成了他对地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有游记为证:“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外俱绵山亘岭,碧簪玉笋之森罗”“石壁下临重江,裂隙两层,一横者下卧波上,一竖者上穹山巅。卧波上者,下石浮敞台,上石斜骞覆之”。

材料三 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图(a、b)。

图2
材料三为此类地貌中一种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写出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图1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图2是O地某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图。分析回答:


(1)说出M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简述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读等压线(单位:百帕)全球分布图,回答(1)~(2)题。

(1)此图表示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判断理由是什么?
(2)说出该季节时与甲处同纬度大陆西岸的气候特征是什么?北印度洋海区盛行什么风向?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1)~(2)题。

(1) B、D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气候相差很大,试从大气环流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
(2) A、B、C三地都种植了同种农作物,结合气候说明三地共同的优势生产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