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迁向“阳光地带”的原因是( )
①“冷冻地带”的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
②“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
③“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
④ “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
⑤ “阳光地带”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④⑤ | D.②③④⑤ |
下图是某地区气压及相关天气系统分布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各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甲处云系比丁处窄且厚 | B.甲处云系比丁处宽且厚 |
| C.甲处比丙处气温高且气压低 | D.即将出现阴雨天气的是丙处 |
如果图示天气系统向正东方向移动,48小时后北京市的气压升高到1020百帕,则这段时间内北京市风向和风速分别发生的变化是( )
| A.由东北变为西南,变快 | B.由西北变为东南,变慢 |
| C.由西北变为东北,变快 | D.由东南变为西北,变慢 |
小麦麦苗的旺长往往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为控制麦苗旺长,华北农民经常全家出动到麦田中“踩麦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题。
“踩麦苗”发生在 ()
| A.春季 | B.夏季 |
| C.秋季 | D.冬季 |
造成华北地区冬小麦旺长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有机质丰富,墒情好 |
| B.气温偏高 |
| C.降水充沛 |
| D.晴天多,光照充足 |
“光伏--风电”路灯,绿色环保,在道路桥梁照明中越来越被广泛使用。读图回答各题。
图为我国北方某地一处路灯,请问此时的风向为()
| A.西风 | B.东南风 |
| C.西北风 | D.北风 |
有关此类路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电成本低,电量大且稳定
②内蒙古地区比四川更值得推广
③受气象条件影响小,布局灵活
④因建造成本低,应当在市区大力推广
⑤因布局较为灵活,可优先在野外道路及桥梁照明中使用
| A.①② | B.③④ |
| C.④⑤ | D.②⑤ |
下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对于该城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区位较为合理 | B.一定位于南亚 |
| C.东南部适宜规划仓储物流中心 | D.没有商业中心 |
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中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
| A.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 | B.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
| C.教育配套滞后,学位不足 | D.劳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 |
下表为“我国某纬度附近甲乙丙三个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分析回答各题。
| 城市 |
甲 |
乙 |
丙 |
| 年日照时数(小时) |
3005.3 |
1239.2 |
1970.6 |
| 7月平均气温(℃) |
14.9 |
25.8 |
28.7 |
| 1月平均气温(℃) |
-2.3 |
5.6 |
3.6 |
| 年平均降水量(mm) |
453.9 |
976 |
1400.7 |
“某纬度”可能是()
| A.23.5°N | B.30°N |
| C.35°N | D.40°N |
甲所在省区农牧业的主要特色是()
| A.坝子农业、山地牧业 | B.灌溉农业、草原牧业 |
| C.绿洲农业、山地牧业 | D.河谷农业、高寒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