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图1的甲、乙两图中的河流,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河口、河流干流上都有世界著名的港口和水利工程。读图判断,A是_______________港,B是_________________港。a是_______________工程,b是_______________工程。
图2中,反映a地区的气候状况的是_______图;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依据下表中的资料,简述a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
|
a工程 |
b工程 |
坝址水文条件 |
年径流量(亿m3) |
820 |
4510 |
平均含量(kg/m3) |
1.6 |
1.2 |
|
年输沙量(亿吨) |
1.34 |
5.3 |
|
总库容量(亿m3) |
1640 |
393 |
|
调节库容(亿m3) |
1310 |
165 |
|
库区水量损失(蒸发+用水) |
大 |
小 |
|
入海水量 |
建坝前 |
330 |
近10000 |
建坝后 |
60~180 |
近10000 |
|
出库泥沙 |
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仅200~3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在库区内 |
建库最初10年有1/3的泥沙下泄,以后逐年增多,90 年后每年约90%的泥沙出库 |
|
坝口至河口距离 |
900 |
1800 |
根据图1和上表,简要分析b工程建坝前后入海水量的变化远远小于a工程的原因?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三幅图为位于52°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等值线图。
材料二、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
材料三、四种气候类型气温与降水量示意图。
(1)读材料一,简析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中资料分析A、B两点气温差异及原因。
(3)材料二图中沿120°E 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和热带沙漠气候。
(4)材料二中甲地气候类型与材料三中______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一致,并分析甲地气候类型形成原因。
2012年初,欧洲西部地区遭遇极寒天气,极地冷空气沿大西洋东岸侵袭欧洲西部地区。气象专家认为,极寒天气与北极涛动以及拉尼娜现象有关。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极涛动”指的是北极地区的气压变动情况。在通常情况下,控制北极地区的气压为 压(填“高”或“低”),下图中能反映正常年份北极地区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2)图中1月份0℃等温线在①处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3)简析欧洲西部地区地形对极地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4)简述极寒天气给欧洲带来的主要影响。
图1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2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1中①、②两处的地质构造;任选其一,指出所对应岩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图1中所示水循环环节的外力作用表现。图2中成因与之相同的景观有。
(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图2中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a.长江三峡________ b.楼兰古城________ c.天山一号冰川_______
d.“黄土高坡” ______ e.“鱼米之乡”________
已知图甲中丙点地方时为0时,BC为晨线,且与赤道成66°34′夹角。图乙中S为南极点,据图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0时所在的经线是自然日期分界线,其位置在地球表面并不是固定的,判断它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向东或向西),并说明理由。
(2)若图甲和图乙表示同一时刻,则图乙中此时日影朝正北的是(多选) ( )
A.a | B.b | C.c | D.d |
(3)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此时地球公转到_____(近、远)日点附近。
(4)与伦敦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占全球的_______(用分数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大陆人口为13.39亿人,比第5次人口普查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而1990年到200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07%。201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09%。死亡率为0.68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528%。
材料二: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2010年我国部分省(市)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1)据材料一描述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1分)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大约在_____________年开始出现,简述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应对提出合理化建议。(5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