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目的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 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
铝比铜活泼 |
B |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
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 |
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 |
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
C |
探究物质溶解于 水时的热量变化 |
向一定量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 |
溶液温度下降 |
盐类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吸热 |
D |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 气瓶中 |
木条火焰熄灭 |
集气瓶中已集满 二氧化碳 |
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小宇同学将盛有铁屑的试管塞上蓬松的棉花,然后倒置在水中。数天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A.铁屑不生锈,试管内液面上升 | B.铁屑不生锈,试管内液面高度不变 |
C.铁屑生锈,试管内液面高度不变 | D.铁屑生锈,试管内液面上升 |
下列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 B.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看 |
C.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 | D.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
人们的衣、食、住、行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衣料中的棉、羊毛等不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
B.食用加碘食盐和强化铁酱油可补充某些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
C.建高楼大厦用到的钢和生铁属于铁的两种单质 |
D.机动车辆用天然气代替汽油作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 |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 B.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 |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 D.取用液体药品 |
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点燃 | 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 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