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标题和第二句中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官的地名。 |
B.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
C.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
D.诗歌想像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
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答:
再宿武关
李涉①
远别秦城②万里游, 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 一夜潺湲③送客愁。
【注】①李涉,唐宪宗至文宗时洛阳人。元和年间因事被贬,流放桂粤。本诗作于迁谪途中。②秦城:指京都长安。③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诗中的“乱”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答: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阅读晏殊的《采桑子》完成题目。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这首词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宋词中的派。“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钟山即事(4分)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钟山,南京的紫金山。王安石弃官后居住在这里。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诗歌前两句中“绕”和“弄”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末尾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王安石讲究修辞、字斟句酌的有名例子。据说他由最初的“到”、“过”、“满”等字到最后的“绿”字,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诗人为什么用“绿”字?请你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赵嘏的《长安晚秋》一诗,完成题目。(6 分)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赵嘏(gǔ):唐代诗人。云物:云雾。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诗题中“晚秋”的特点?
颔联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