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部某地区地理简图
材料二 1992年九寨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每年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不断增多,2002年更是高达125万,2009年正值“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当日进入景区的游客达2.8万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督察员桑塞尔以前参观九寨沟时曾留下一句忠告:“旅游是对景区的挑战,游人增加会损害景观本身,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旅游开发要相当谨慎。”九寨沟在图中的对应字母是________,试分析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与不足。
旅游活动中游客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九寨沟内著名的五彩池,是阳光、水藻、湖底沉积物的“天作之合”。近几年,却出现水位大幅度下降的现象。试分析五彩池水位下降的原因。
为控制游客数量超载,你认为应采取哪些限制性措施?
能使九寨沟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的措施有哪些?(至少写出三项)
读北半球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两处河谷形状的区别 :①处河谷呈V型,②处河谷呈U型。原因分别是: 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②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流速慢,作用加强,河谷展宽。
(2)河流在②处汇入海洋,形成的流水地貌是 。形成过程可表述为: 河口水流速度,加上海水的作用,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形成。如果①处及附近地区林地变为耕地,会导致上游地区 加剧,②处河口地貌面积将
(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在分布密度上的差异特征是河流中下游比上游,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 相对河流上游,河流中下游地区; ;
读世界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盛行风风向是 风,在其控制下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2)M地和N地都是属于季风气候,但N地季风气候的 (海洋性或大陆性)较强。具体表现为:N地气温的年较差比M (大或小);降水量比M要 (多或少)些。
(3)长江的流向是 ,影响其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长江水最终注入太平洋,说明其参与了 水循环。
(4)沿120°E经线从北冰洋沿岸到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呈现 分异规律,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横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包括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多列南北走向山脉及其附近地区,是世界上“压得最紧、挤得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下图是横断山区山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横断山区地域相对封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刀耕火种、轮歇耕作、陡坡开垦仍然盛行。
(1)横断山区纬度较低,但冰川广布,主要原因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图中雪山的雪线高度呈趋势。
(2)简要分析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
(4)简述横断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读我国某省区简图(下图),回答问题。
(1)描述该省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列举该省区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点。
(3)据记载近500年间淮河流域共发生水灾350次之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淮河流经该省段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下图),回答问题。
(1)与兰州相比,包头附近的黄河水量较,简述其原因。
(2)图中a和b是两个著名的种植业分布区,试从制约因素、地形特征、气候特征等方面比较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特点。
农业产区 |
主要制约因素 |
地貌类型 |
气候显著特征 |
A |
① |
② |
③ |
B |
④ |
⑤ |
⑥ |
(3)兰州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城市,试分析兰州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