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目前依然是以小农经济的小生产为主体,小农经济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直接结合的经济制度,面对社会化大生产,有其脆弱性;而在社会变迁中,又有其稳固性。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相对滞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仍然是个薄弱环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经历较长的时间逐步演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①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③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回答问题。会议强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说明()
A.联系具有普遍性 |
B.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具有无条件性 |
C.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办事情成功的决定性条件 |
D.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
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对2010年经济工作做出了重要决策,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D.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下列组合选项中,与“多难兴邦”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锲而不舍、一蹴而就 |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C.祸福相依、居安思危 |
D.持之以恒、水滴石穿 |
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
B.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
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
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
许多老师反映:有不少学生把网络语言照搬到作文和日记中,如“PK(对决)”“PF(佩服)”“7456(气死我了)”等等。针对这一现象,专家认为:一个民族的书面语言必须规范,一些网络语言只是民间语言,只有经过社会生活和经典作家的选择与运用,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作为书面语言使用。这说明()
①认识并非都是客体的反映
②认识应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③认识活动同样是社会性的活动
④经典作家的工作决定着书面语言的发展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②④ |
在国庆60周年庆典的群众游行队伍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巨
幅画像格外引人注目。这情景,不仅生动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而且集中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坚强决心。“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表明()
A.正确的意识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
B.科学理论对事物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
C.只要有了正确的理论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D.实践和认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决定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