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 |
收入(单位:贯) |
支出(单位:贯) |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
15085万余 |
12677万余 |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
12625万余 |
“所出无余” |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
11613万余 |
13186万余 |
A. 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
B. “积贫”“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C. 冗兵、冗官开支浩大,是北宋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 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
C.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 D.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
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并成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的是 ( )
A.《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 B.查士丁尼法典 |
C.《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 D.《查士丁尼新敕》 |
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即保护人为被保护人进行诉讼代理,这一制度后来发展为 ( )
A.陪审制度 | B.审训制度 | C.律师制度 | D.诉讼制度 |
古罗马共和制的主要组成机构是 ①执政官 ②元老院 ③五百人议事会 ④公民大会 ⑤民众法院 ( )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④ |
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 B.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
C.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