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由“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柏拉图

A.对雅典民主政治状况持肯定态度 B.赞同抽签选举办法
C.主张按照人的品德确定社会分工 D.主张实行直接民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下表解读合理的是()
表 1992——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变化表

年份
1992
1995
1998
2000
东部
总量/亿美元
98.6
319.7
386
348.9
所占比重%
89.6
85.9
85.2
86.5
中西部
总量/亿美元
11.3
52.5
66.8
54.4
所占比重%
10.4
14.1
14.8
13.5


A.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
B.外商投资加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
C.从增幅看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高
D.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推动

“他的政策改善了大部分苏联人的物质福利。这些政策措施提高了教育、职业机会和卫生服务的水平,总的来说,让人民享受到了更加现代的生活方式,但苏联人民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A.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创造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C.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D.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

1912年,上海某时尚杂志登载文章:“近日沪上服饰之异,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衫则仿西制而无领,袖则短,只笼其臂半。裤则紧贴其股与腿。皆以亮纱及轻纨制之,肤雪玉肌,显豁呈露。裙之料,则以最薄之纱,虽着如未着。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A.上海服饰引领全国潮流 B.作者态度相对保守
C.当时女性盲目崇洋 D.上海服装质地优良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B.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C.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1895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

A.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 B.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C.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 D.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