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史学家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拔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清圣祖实录》卷六十九康熙十六年十月癸亥条)。该谕旨的目的是()

A.选拔侍从陪皇帝作诗写字
B.成立机要秘书班子,帮助皇帝理政
C.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
D.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这表明()

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B.“君主专制”也体现民主性
C.皇帝制度经常遭到权臣的控制
D.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史学家许倬云根据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所做的统计研究,发现后一个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前一个时期:春秋时期为26%,战国时期为55%。比例增加说明()

A.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 B.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
C.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 D.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

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