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A.科学发展有力推动了启蒙运动 |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C.18世纪近代科学开始兴起 | D.科学的力量已经被滥用 |
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图片,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这两个事件的教训。你认为最突出的应该是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
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共人数快速增加的原因是
A.国民党加入共产党 |
B.国共合作的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
D.十月革命的影响 |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
B.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五四 |
D.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 |
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 B.提出《资政新篇》 |
C.创立拜上帝教 | D.永安封王建制 |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 B.片面最惠国待遇 |
C.居住及租地权 | D.“门户开放”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