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电阻丝阻值约为4Ω。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d。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右图所示,图中读数为d =               mm。    

(2)为了测量电阻丝的电阻R,除了导线和开关外,
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2Ω
电流表A2,量程100μA,内阻约2000Ω
滑动变阻器R1,0~1750Ω,额定电流0.3A
滑动变阻器R2,0~20Ω,额定电流1A
电源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1.2Ω)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填器材的符号)
(3)请在方框图中画出测量电阻丝的电阻应采用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所选器材的符号。

(4)请根据电路图,在下图所给的实物图中画出连线。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用图丙所示的光滑轨道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则:

(1)A球从G处自由释放,在水平轨道末端R处与B球碰撞,B球着地的点迹如丁图所示,则碰后B球的水平射程为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
答:(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3)设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如丙图所示,重垂线投影点为O,球的着地点迹的中心位置为M、P、N。
用两球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满足:(根据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长度等,用字母符号表示)。

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由于第一次选择的欧姆档不够合适,又改换另一欧姆档测量,两次测量时电表指针所指的位置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下面列出这两次测量中的有关操作:

A.将两根表笔短接,并调零。
B.将两根表笔分别跟被测电阻的两端接触,观察指针的位置。
C.记下电阻值。
D.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旋到R×10档。

E.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旋到R×1档。
F.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旋到交流电压最高档。
(1)根据上述有关操作将两次的合理实验步骤按顺序写出(利用上述操作项目前面的字母表示,且可以重复使用)________________。
(2)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88.50cm,摆球直径为2.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

(1)该摆摆长为cm,秒表所示读数为s。
(2)(单选题)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8(甲)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为了保证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在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必须满足m << M的同时,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2)如图9(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选取纸带中的AB两点来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测出AB两点间距s和速度大小vAvB。已知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小车的质量M,重力加速度g。则本实验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物理量)。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某同学利用重物自由下落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指出实验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
(2)进行实验时,为保证重锤下落时初速为零,应(选填A或B)。
A.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3)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连续打出的1、2、3、4四个点如图(乙)示。已测出点1、2、3、4到打出的第一个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若代入所测数据能满足表达式gh3 =,则可验证重锤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用题目中已测出的物理量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