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由此可推知, 氢原子
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 |
B.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
C.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
D.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
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A的位移最大
B.质点C的平均速度最小
C.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D.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
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A.2m,10m | B.38m,10m | C.14m,6m | D.38m,6m |
如图所示,通电导体棒ab质量为m、长为L,水平地放置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电流强度为I,要求导体棒ab静止在斜面上。求:
(1)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则磁感应强度B为多大?
(2)若要求磁感应强度最小,则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方向如何?
直线ab是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从a点无初速度释放一电子,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从a点运动到b点,其电势能Ep随位移x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设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a和Eb,电势分别为和
.则
A.Ea>Eb | B.Ea<Eb | C.![]() ![]() |
D.![]() ![]() |
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可以判定
A.粒子一定是从A点沿轨迹运动到B点 |
B.粒子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 |
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
D.粒子在A点的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