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每空2分)
(1)填出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年在D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3)极锋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4)填出图中三圈环流的名称:①是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__。
(5)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项)
A.热的地方成低压,冷的地方成高压 |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C.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
D.气压带、风带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江苏省无锡市工业经济稳立中国十强城市之列。近年来,无锡进一步借助“飞地经济”,在省内外建设多个工业园区,使无锡经济的触角伸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成为当地经济重要的支点。2008年,无锡工业园区在安徽省郎溪县经济开发区落户,目前园区内700多家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材料三:江苏省无锡市和安徽省郎溪县位置示意图(下图)。
(1)据材料一分析,无锡市人均耕地的变化趋势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近几年来无锡市城市化水平的变化特点是。。
(2)郎溪成为无锡企业发展的重要“飞地”,其实质是产业现象,无锡企业到郎溪落户的主要原因有。
(3)众多企业落户郎溪对该地发展有哪些影响?
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农业产区,对带动我国农业整体素质提高,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图17是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条件分析:西北地区棉花种植的优势条件是限制性条件是。
(2)东北和京津沪都是我国牛奶优势产区,东北牛奶产区主导区位条件是,京津沪牛奶产区主导区位条件是。
(3)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都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分析表3比较两地农业生产的差异。
表
东北地区 |
长江流域 |
|
主要粮食作物 |
(2分) |
(1分) |
农业地域类型 |
(1分) |
(1分) |
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
(2分) |
(1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是从产业实力、获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的。
材料二 1985~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的位次变化图。
根据1985年到2003年的18年来部分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低水平波动型和较低水平下降型。
(1)图中属于较高水平波动型的是第类地区,高水平稳定型的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区。(2分)
(2)1985~2003年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没有发生变化的省区是,其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3)1985~2003年福建省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变化情况是,试分析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4)辽宁省属于,其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变化情况是。德国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对该省的振兴有何借鉴意义?(4分)
(5)最近,广东、江苏、山东等东部省市都调低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提出了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转化的发展方向。建设“效益东部”应加强的措施是(双选)()(2分)
A.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工业 | B.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
C.引进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 D.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
如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是工业,属导向型工业。试分析回答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单选)
A.接近原料产地 | B.接近消费市场 | C.运输便利 | D.科技发达 |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2°,则该日正午时分北京(40°N)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该日乙丙两地的昼长相差小时。
(3)一年中乙地昼长大于甲地约有个月;判断甲、丙两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值是: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