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时候,为了排除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vt随着下落高度h(位移大小)是均匀变化(即:vt=kh,k是常数)的可能性,设计了如下的理想实验:在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的直线运动中,因为
①(
式中表示平均速度),而
②,如果vt=kh③成立的话,那么,必有
,即:
为常数.t竟然是h无关的常数!这显然与常识相矛盾!于是,可排除速度是随着下落高度h均匀变化的可能性.关于伽利略这个理想实验中的逻辑及逻辑用语,你做出的评述是( )
| A.全部正确 | B.①式错误 |
| C.②式错误 | D.③式以后的逻辑用语错误 |
长为5 m的竖直杆的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上沿5 m,若这隧道长也是5 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杆能自由穿过隧道,g取10m/s2,则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
A.( -1) s |
B. s |
C.( +1) s |
D.( +1) s |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1s、3s、5s时的速度之比为1:3:5 |
| B.物体在1s、3s、5s内的位移之比为1:32:52 |
| C.物体经过1m、3m、5m所用时间之比为1:3:5 |
D.物体经过1m、3m、5m时的速度之比为![]() |
如图所示,两个同样的弹簧秤每个自重都是0.1N,下端挂钩的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重0.2N的砝码,则甲、乙两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
A.0.2N.0.3N B.03N.0.2N C,0.3N.0.3N D.0.4N.0.3N
双层巴士靠站后,没有下车的乘客,因下层坐满了乘客,驾驶员提醒上层的后面有空位,新上车的乘客走向上层的后方入座,此时车(包括乘客)的重心 ()
| A.向前上方移动 | B.向后上方移动 | C.向上移动 | D.不变 |
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下滑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2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P为ED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点,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 )
| A.平均速度 | B.时间 | C.末速度 | D.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