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 B.墨子的“兼爱”思想 |
| 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 D.庄子的“齐物”观点 |
战国时期,各国君王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
| B.想称雄天下的欲望 |
|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
|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
我国目前的地方行政机构依次是省、县、乡,秦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依次是
| A.郡——县(道)——乡——里 |
| B.郡——乡——县(道)——里 |
| C.县(道)——郡——里——乡 |
| D.郡——县(道)——里——乡 |
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 A.夏人后裔 | B.商代遗民 |
| C.周朝百姓 | D.少数民族 |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早就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公认。其国际法依据有:
①《九国公约》②《开罗宣言》 ③《波茨坦公告》 ④《雅尔塔协定》
| A.① ② | B.② ③ | C.③ ④ | D.① ④ |
下列有关德国影响欧洲局势的表述,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A.“一战”中德国的盟国包括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保加利亚 |
| B.德国在希特勒法西斯上台后退出了国际联盟 |
| C.通过慕尼黑协定德国割占了捷克斯洛伐克 |
| D.莫斯科战役后德军在欧洲战场已经处于败退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