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的分类 |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①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③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
C.“低碳经济”的措施 |
D.用“化学”眼光分析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
①铝不易生锈是因为铝不易与氧气反应 ②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不能用铁桶盛装稀硫酸是因为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
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木材制活性炭 |
B.石墨导电 |
C.木炭使红墨水褪色 |
D.用木材制筷子 |
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 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2.0 gCO2气体 | 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3 g |
C.生成了5.6 gCaO | D.剩余CaCO3的质量为3.0 g |
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 |
8g |
35g |
5g |
8g |
反应后质量 |
2g |
X |
5g |
42g |
A.丁可能是化合物
B.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l4
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不相符的是
①②③④
A.①是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
B.②是将镁片和铁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
C.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
D.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单质;②将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来提高肥效;③某物质和酸反应能生成气体,该物质一定是金属;④某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物质一定是碱性溶液⑤发现天然气泄漏,点火检查泄漏处;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⑥ | B.①③④ | C.②⑤⑥ | D.①②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