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
B.0℃——20℃之间,甲的溶解度小于乙 |
C.4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
D.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
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C.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
D. |
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空气 | B.过氧化氢 | C.二氧化碳 | D. |
、
两支试管,
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已知
、
两试管内都盛有固体氯酸钾,且
、
两试管内物质的质量相等,加热两支试管内的固体,则能正确表示
、
两支试管放出的氧气质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是()
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不能确定铕原子的()
A.质子数 | B.中子数 | C.核外电子数 | D.铕原子质量 |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分类(甲与乙、丙是包含关系)。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甲 |
物质 |
构成物质微粒 |
金属元素 |
化学反应 |
乙、丙 |
混合物、纯净物 |
分子、原子、离子 |
铜、碳、氖 |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