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A. |
氮气 |
B. |
氧气 |
C. |
稀有气体 |
D. |
水蒸气 |
将一定质量的Na 2CO 3和NaOH混合物与60g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混合,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4.4g气体,则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 )
A. |
2g |
B. |
3g |
C. |
4g |
D. |
5g |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 |
B. |
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 |
C. |
20℃时,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乙的质量分数变为20% |
D. |
50℃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丙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 |
B. |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 |
C. |
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
D. |
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二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大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可得到四氧化三铁 |
B. |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
C.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 |
D. |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收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