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来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逐渐增加拉力,直到木块运动为止,这一探究性的实验是用来说明
A.静摩擦力大小是一个固定的值 |
B.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限度 |
C.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有关 |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 |
如图1所示,靠摩擦传动做匀速转动的大小两轮接触面相互不打滑,大轮的半径是小轮半径的两倍。A、B分别为大小轮边缘上的点,C为大轮上一条半径的中点,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关于力的分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一定相同 | B.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 |
C.性质不同的力,对于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 D.性质相同的力,对于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
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可以离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 B.对于力只需要说明其大小,而无需说明其方向 |
C.一个施力物体只能有一个受力物体 | 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有几个施力物体 |
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的正方形线框置于有界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其边界与正方形线框的边平行。现使线框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沿四个不同方向平移出磁场,如图所示,则在移出过程中线框一边a、b两点间的电势差绝对值最大的是()
如右图是氢原子第1、2、3能级的示意图.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了一个光子a后,从基态跃迁到第3能级.然后该氢原子自发地放出一个光子b后,由第3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接着又自发地放出一个光子c后,由第2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设a、b、c三个光子的频率依次为ν1、ν2、ν3,波长依次为λ1、λ2、λ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λ1>λ3>λ2 |
B.ν1=ν2+ν3 |
C.λ1=λ2+λ3 |
D.ν1>ν2>ν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