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题。
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拔高低 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
③水流速度 ④纬度位置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1题。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中,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 |
| B.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 |
| C.对亚马孙雨林的破坏会造成⑤的增加 |
| D.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⑥的增加 |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
| B.地球上的生物将消失 |
| C.无大气环流现象 |
| D.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8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66°34′ |
|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
|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
| D.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等于黄赤交角度数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①能促进高低纬度地区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②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③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④对航海没有影响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