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时间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
|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
|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
|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 B.市场因素 |
| C.农业技术 | D.交通运输 |
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
| B.生物多样性减少 |
| C.环境污染加剧 |
|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
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
| 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 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
| C.差异性和整体性 |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
某地位于晨昏线上,若该地昼长夜短,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则该地的纬度范围(X)为
| A.50°<X≤70° | B.23.5°<X≤50° |
| C.50°≤X<73.5° | D.70°<X≤73.5° |
在利用GIS将某流域河流流向矢量化时,不同的流向赋予不同的数值。如图甲所示,若某处流向向东则在该处标为“1”,向西则标为“16”,向东北则标为“128”,依次类推。图乙示意某山区局部河流流向矢量图。阅读材料,下列四地中,最可能有一条东西走向分水岭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