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读“2008年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发电量所占比例统计表”,完成题。
| 地区 |
水电 |
火电 |
核电 |
占全国的比重 |
| ① |
1.5% |
20.5% |
|
17% |
| ② |
3.3% |
11.7% |
|
10% |
| ③ |
14.2% |
34.6% |
12.2% |
30.7% |
| ④ |
35.1% |
20.9% |
87.8% |
24.3% |
| ⑤ |
29.6% |
5.8% |
|
9.9% |
表中⑤地区为
| A.华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华东地区 | D.西南地区 |
我国核电集中在③④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 | B.核能资源丰富 |
| C.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 | D.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
在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将某区域的水系、土地利用、地形、土壤图层叠加,可以进行()
| A.商业分布和规划 | B.评价交通网的合理性 |
| C.耕地分类和规划 |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
如果需要规划当地的工矿企业,则还需要添加的图层是()
①交通线②矿产地③居民点④学校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为东南亚某半岛气温(虚线,单位:℃)、降水(实线,单位: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据图判断甲、乙两地()
| A.1月气温差异大 | B.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较大 |
| C.7月气温差异大 | D.乙地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
与同纬度半岛东西两岸相比,丙地气温特点及其影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气温低,海陆因素 | B.气温低,地形因素 |
| C.气温高,海陆因素 | D.气温高,地形因素 |
北京时间11月3日19:05,本世纪第二次日全环食上演,回答以下问题。本次日食过程中,内罗毕(东三区)人们看见月影扫过太阳表面方向可能是()

月影在地表的移动速度大大超过地球自转速度,日食时间持续时间往往很短。法国曾有天文学家乘坐超音速飞机追赶地表月影,使当时他的观测时间延长到了74分钟。采用此法延长日食观测时间时,飞机的飞行方向一般应是()
| A.偏东 | B.偏西 |
| C.偏南 | D.偏北 |
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 A.图①中的山脉是巫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 |
| B.图②中部为天山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 |
| C.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 |
| D.图①中山脉是我国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 |
对图中四省区农业生产的表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
| A.①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地基,②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
| B.②④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
| C.②是我国著名的绿洲农业区,④分布着河谷农业 |
| D.①②③④都有商品粮、棉基地 |
对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因干支流汇合而兴起 |
| B.乙位于塔里木河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
| C.丙是我国十大古都之一,地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 |
| D.丁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城市,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
读下面两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
| A.黄河的干流由北向南流 |
| B.降水分布特点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
| C.南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 D.贺兰山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
宁夏:()
| A.干旱危害最严重的地区降水量也最少 |
| B.黄河沿岸引水灌溉,干旱危害程度低 |
| C.中东部的草原区对干旱的承受能力较强 |
| D.中西部第一产业为主,抵御干旱能力较强 |
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宁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引黄灌区增加水稻种植,提高粮食产量 |
| B.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土地荒漠化 |
| C.山区恢复天然植被,增强水源涵养功能 |
| D.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