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回题。上图中的地区可能位于
A.两广丘陵 | B.山东丘陵 | C.辽东丘陵 | D.太行山区 |
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 |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 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 |
该区经济发展,可以考虑
A.大量出售木材 | 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子生产 |
C.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 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 |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 | B.地球不停地自转 |
C.太阳的东升西落 | D.黄赤交角的存在 |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
B.是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
C.是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
D.是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的唯一条件 |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3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2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公转②地球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杭州与北京相比,杭州的
A.自转角速度比北京大 | B.自转线速度比北京小 |
C.昼夜长短变化比北京大 | D.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大 |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的空间指向是随季节而变化的 |
B.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
C.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
D.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24小时,叫一个恒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