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美国就业人口岗位分布比例图(%)(2008年为预测值),据此回答题。
岗位 |
1988年 |
1998年 |
2008年 |
经理及管理 |
10.3 |
10.5 |
10.7 |
专业 |
12.5 |
14.1 |
15.6 |
技术 |
3.2 |
3.5 |
3.8 |
市场销售 |
10.4 |
10.9 |
11.0 |
行政 |
18.5 |
17.4 |
16.6 |
服务 |
15.5 |
16.0 |
16.4 |
农业 |
3.5 |
3.3 |
2.7 |
生产、手工艺 |
11.9 |
11.1 |
10.5 |
操作、装修 |
14.2 |
13.2 |
12.7 |
下列关于1988-2008年美国就业人口岗位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事农业人口的比例下降,说明美国农业生产正逐年萎缩 |
B.白领(脑力劳动者)增多,蓝领(体力劳动者)减少 |
C.服务业从业人口增加说明美国第三产业不发达 |
D.生产、手工艺从业人口减少说明美国第一产业不发达 |
说明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 )
A.商业和服务业 | B.农业和采矿业 |
C.第一产业 | D.知识和技术 |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据此回答9~10题。
降雨量 (mm) |
降雨 强度 |
混交林地 |
坡耕地 |
荒草地 |
油松幼林地 |
||||
径流量 (L) |
泥沙量 (kg) |
径流量 (L) |
泥沙量 (kg) |
径流量 (L) |
泥沙量 (kg) |
径流量 (L) |
泥沙量 (kg) |
||
33 |
弱 |
111 |
0.1 |
155 |
41.3 |
153 |
4.7 |
154 |
18 |
14 |
很强 |
29 |
0.5 |
327 |
39.4 |
71 |
0.8 |
212 |
25 |
19 |
强 |
28 |
0.3 |
113 |
1.2 |
51 |
0.4 |
52 |
0.6 |
在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
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 |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
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
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隋况的是 (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在8000年前,地球上大约有61亿公顷森林,近1/2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目前,地球上仅存有39亿公顷森林和12亿公顷的稀疏林。被破坏的世界森林面积估计每年在1000公顷以上,许多著名的“森林之国”(如泰国)已名存实亡。早在1977年,泰国已从木材出口国变为木材进口国,泰国呵叻高原葱郁的森林已不复存在,裸露出砖红色的土壤,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此回答7~8题。
关于上述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世界上的森林面积在不断减少
②世界上的森林面积没有什么变化
③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造成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④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使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在无林地区20 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
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
A.净化空气 | B.保持水土 | C.调节大气成分 | D.涵养水源 |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原因是 ( )
A.距海遥远,降水稀少 |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
C.环境污染加剧 |
D.农业集约化经营 |
荒漠化是指 ( )
A.沙漠扩张的过程 |
B.降水减少的过程 |
C.人为破坏草场的过程 |
D.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荒漠般景观的过程 |
某调查小纽对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2所示。据此回答3—4题。
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技术是 ( )
A.RS | B.CPS | C.GIs![]() |
D.人工科学考察 |
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
A.退耕还林 |
B.退耕还草 |
C.规定合理载畜量 |
D.防止过度樵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