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回答题。影响图示地区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是( )
A.水分 | B.土壤 | C.地形 | D.热量 |
过渡带最不适合开展的活动是( )
A.灌草种植 | B.畜牧业 | C.小麦种植 | D.耐旱树木种植 |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回答题。据图,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
B.6月和lO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
D.9月和1O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
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 |
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题。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 B.印度洋 | C.大西洋 | D.北冰洋 |
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
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 | B.冷锋缓慢过境 | C.反气旋缓慢过境 | D.暖锋缓慢过境 |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略图,判断题。这种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寒潮 | B.干旱 | C.台风 | D.洪涝 |
能快速有效地减轻上述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建设水利工程 | B.营造海防林 |
C.改进耕作制度 | D.改进灌溉方法 |
①省区地与③省区地相比,具有的环境特征是
A.酸雨危害更严重 |
B.无霜期更长 |
C.日照时数更多 |
D.水源条件更优 |
读下图及文字资料,回答题。
材料一: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每年冬季都有大雪降临。特别是2005年12月份以来,我国遭到持续冷空气的袭击。在威海和烟台,短短20多天下了三场强降雪,出现了50年来罕见的雪情。
材料二: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下列关于烟台、威海两地,每年冬季都有大雪降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来自太平洋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 |
B.纬度较高,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 |
C.与日本本州岛西部冬季多暴雪成因相同 |
D.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异常偏低 |
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 | B.热量不足 | C.日温差较小 | D.年温差较大 |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读下图,回答题。据右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地震 | B.滑坡 | C.火山喷发 | D.洪涝灾害 |
关于该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 |
B.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淹没下游才属于自然灾害 |
C.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
D.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 |
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
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 |
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定并执行应急方案 |
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