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题图中河流由上游到下游,干流河水补给量的变化趋势是
A.不断减少 | B.不断增多 |
C.先减少后增多 | D.先增多后减少 |
与长江相比,图中河流
A.落差更大 | B.流量季节变化大 |
C.结冰期长 | D.流量年际变化小 |
下图为我国两省区人口密度和老年人口(>60岁)比重(柱状表示)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导致两省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
A.地理位置 | B.气候 | C.水资源 | D.地形 |
导致两省区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因素为( )
A.计划生育政策 | B.经济发展水平 |
C.人口流动 | D.自然资源 |
有关两省区人口流动趋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省区人口稀疏,为净流入区
②甲省区劳动力富裕,为净流出区
③乙省区人口稠密,为净流出区
④乙省区劳动力短缺,为净流入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图为我国五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的统计图(不计人口的机械增长),读图回答以下两题。根据统计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北京年净增加人口最多 |
B.宁夏死亡率最高 |
C.上海死亡率比北京高 |
D.宁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 |
从图中可以看出()
A.西藏、宁夏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 |
B.北京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呈正相关 |
D.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死亡率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
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
下 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完成下题。
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
A.A4纸(29.7cm x 21cm) |
B.B4纸(36.4cm x 25.7 cm) |
C.A3纸(42cm x 29.7 cm) |
D.B3纸(51.5cm x 36.4 cm) |
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下图(b)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下题。
指示牌在上图(b)中的位置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