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图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的理由。(4分)
(3)针对图中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下图为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问题。(10分)
⑴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晨线,__________是昏线。(3分)
⑵将该图利用下图转换为昼夜各半的侧视图,标注经度。(2分)
⑶B点的经度是________,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2分)
⑷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正处于______季。(3分)
下图为世界某两个地区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大海域有哪些共同的矿产资源?在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2)甲图中C岛东部沿海将要建设卫星发射中心,试分析其区位因素。
(3)乙图所示国家的居民是外来移民及其后裔的大汇集,试分析人口迁移对该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4)说出甲图中铁路①的走向,其修建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猛涨的影响,近些年来下图中甲地区大面积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有机大豆。
材料二生物柴油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2006~2010年,甲地所在国生物柴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了22.5倍,并大量远销欧盟。
(1)描述甲市的气候特征。
(2)评价B处建设大型水电站的条件。
(3)阐述甲地区种植大豆的有利条件。
(4)分析甲国大力发展生物柴油的主要原因。
季节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东北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目前,俄罗斯正计划将其远东地区的数百万公顷闲置土地以象征性的租金长期租给外国人耕种。
(1)指出图中季节冻土等日数线的走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指出甲地区发展“井灌种稻”的有利水源条件,并分析该条件的主要成因。
(3)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区不宜盲目扩大水稻播种面积的原因。
(4)近年来中国人到乙地区租种土地现象不断增多,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
图中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2)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