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
| A.皇帝制 | B.三公九卿制 | C.郡县制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2010年6月4日,甘肃视窗评价我国近代化历程中的现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下列符合材料描述思想特点的历史人物是()
| A.林则徐 | B.曾国藩 |
| C.洪仁玕 | D.康有为 |
在近代中国,较早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提倡者是
| A.魏源 | B.张之洞 |
| C.王韬 | D.梁启超 |
近现代中国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学习对象经历了下列演变
|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
|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
| 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
|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客观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主要表现在
| A.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B.中国开始学习、引进外国技术,创办近代工业 |
|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
| D.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国内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出现主要原因是
| A.香港的政策自由宽松 | B.民族工业实力较弱 |
| C.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 D.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