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民常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说:“光是一个徐蚌会战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对马英九的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
A.马英九认为徐州会战的牺牲实是不值得 |
B.马英九反对解放战争 |
C.马英九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 |
D.马英九认为历史的悲剧将再次上演 |
“上天赋予人以光荣的职能,使他能以聪明才智大量提高自然的生产,并以尽可能小的劳力支出将它们造成舒适的、雅致的器物——这一状况是不可否认的工厂制的基础。”安德鲁·伍尔所说的“工厂制的基础”指的是
A.资金 | B.技术 | C.机器 | D.市场 |
16世纪西班牙曾经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 | B.美洲白银的大量输入 |
C.政府滥发纸币 | D.与荷兰、英国的商业竞争 |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
经济史学家奇波拉说:“荷兰人摆脱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盛行的传统而奉行一种势必在近代推广的原则。中世纪商人一般都企图从单位商品中谋取最大利润——因而他们偏爱高档品。荷兰人从根本上转向大众产品,他们在日趋增多的活动次数中,靠扩大销售数量的办法努力增值利润。”荷兰商人热衷于大众消费品贸易的历史前提是
A.荷兰航海业的发达促进了贸易的繁盛 |
B.资本原始积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消费群体的扩大 |
D.荷兰人更加具有面向市场的盈利观念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A.市场因素 | B.军事因素 | C.技术因素 | D.政治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