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可谓欧洲的罢工年,而引发罢工潮的主要原因就是债务危机。下列关于引发罢工的路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
A.欧元超发→通货膨胀→生活下降→引发罢工 |
B.欧元紧缩→经济下滑→生活下降→引发罢工 |
C.国债比重过大→减少财政支出→职工福利降低→引发罢工 |
D.国债比重过低→增加财政支出→劳动就业困难→引发罢工 |
虽然不断升级的电脑病毒和无孔不入的不良手机短信使人们防不胜防,但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以及手机的技术升级和普及,还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可以说明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矛盾双方的统一是主要的,对立是次要的
③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绝对的,对立是相对的
④矛盾双方相对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这一现象启示我们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的统率作用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下列诗句与“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③芳邻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点燃两根火柴,并分开很远摆放,不一会儿就熄灭了;让两根火柴紧挨着,时隔不久也熄灭了;只有当两者的间隙适中时,两根木柴才相互辉映,直至全部化为灰烬。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温热有间隙效应”。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要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 |
B.过犹不及,要把握火候和分寸 |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
D.事物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 |
著名画家范曾先生在《自述》中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在艰苦颠蹶之中,我没有沉沦,我追逐着光明和希望。”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
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B.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
C.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主次矛盾的转化 |
D.既要看到前途的光明,又要勇于克服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