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的场景,下列关于该讲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提出两类矛盾学说 | B.规定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
|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 D.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
“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
断提高的生产,从1920年至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涨了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提高了6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
|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图是反
映《凡尔赛和约》签订的漫画,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没有上衣以背示人的是德国的代表,象征着德国在一战后任人宰割 |
| B.美国虽然不赞同英法的做法,但迫于自身的实力只能摊手表示无奈 |
| C.法国手拿绞索迫不及待地要处置德国是想报普法战争的仇 |
| D.一战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说明邪不压正 |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 A.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
|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 D.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
1918年12月,当美国总统威尔逊到欧州参加巴黎和会时,欧洲广大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作“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这主要是因为
| A.美国参加一战对打败同盟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 B.美国可以给欧洲提供经济援助 |
| C.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倡导世界和平与安全 |
| D.欧洲人民痛恨本国的封建统治,要求进行改革 |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的前途的热望,到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梁启超所指的产生于巴黎和会后的“这个东西”是
| A.国际联盟 | B.《对德和约》 | C.《四国条约》 | D.美国霸权 |